拉闸限电后,美国海运市场变化明显,背后的博弈引人深思

发布时间:2021-09-29

从本月初江苏的“能耗双控限电”,到截止今日的16个省份纷纷响应拉闸限电。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欧美疫情导致自身工厂停滞,大量的订单源源不断的流向中国各个工厂。造成的结果是很多省份都加班加点地生产,能耗双控压力越来大。这样竭泽而渔的做法,导致原材料急缺并纷纷涨价。

我国发电煤电为主,电是各大工厂的不可缺少的能源。煤炭价格飙升,从五月份的500元/吨升到如今的近1400元/吨,而电价国家管控,不允许涨价。这导致火电站亏本,用电越多,亏得越多。

说到这里大家做亚马逊的肯定感同身受,我们不知多少次收到供应商的涨价通知。就是因为原材料上涨。

比如说塑料较之前上涨了35%,不锈钢上涨了45% 。就连我们的头程也空运从原来的30元/公斤升到了如今的近60元/公斤,海运从12元/公斤上升到近20元/公斤。

9月27日,宁波一家货运公司负责人称,从宁波港、上海港发往美国西海岸的海运费价格大幅下跌,3天跌去了3个月的涨幅。  

自去年6月到今年9月初,海运运费持续上涨,20英尺标准集装箱货柜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到美国西海岸(简称“美西线”)的价格由1000美元上涨至10000美元,最高时曾达到过15000美元;  其他航线同样价格猛涨,发往中东的海运价格从300美元上涨至4500美元。  

美西线海运费价格是12000美元(/标箱)多一点,差不多是3个月前的价格。  某国际物流交流群中的信息也显示,华南到欧美运费均呈现下跌趋势,其中十月份从蛇口去往洛杉矶(LA)和长滩(LB)运费更是跌破1万美元这个市场心理关口,直接杀到9500美元一线。


去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甚至未来几十年的能源转型方向。

我国是世界工厂,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的1/3,疫情的大爆发,印度、东南亚的制造业全部瘫痪了,世界商品大都指望着中国供应,你以为做外贸出口的会是大赚一笔吗?不是这样的。 实际情况却是利润都被海运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原因吃掉了。

同时,一批企业看到订单增加,盲目扩大产能,其实后果是挺严重的,一旦印度、东南亚等地疫情好转开始与我国抢订单,那么这些企业产业过剩卖不出去,利润严重下滑,一旦大量的企业都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利于发展的。

国家拉闸限电,部分原因是为了让这些外贸企业好好冷静。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为了反击美元霸权。 从去年疫情以来,美国印了20多万亿美元,这些钱都去了哪些?流向了全世界,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我们去国外买煤炭、铁矿、粮食都需要用美元交易,现在美元印多了,这些大宗商品价格也就随之暴涨,所以当我们把这些商品买回来的时候,我们的原材料成本也随之上升了,拥有世界货币操控权和大宗商品定价权,这是美元霸权的基本能力。

如果我们不限制产能,盲目去购买国外的天价大宗商品,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和澳大利亚赚得盆满钵满,我国企业却一单只能赚一块钱,又成了悲催的打工人,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选择限电限产控制产能,一方面可以减少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让我们少吃点亏,让美国和澳大利亚少赚点钱,也可以减轻国外通胀对我国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我们控制产能之后,意味着我们生产的生活日用品和电器产量减少了,对外出口的数量也会相对减少,在这个疫情当头,其他国家产能没有恢复的大格局下,即便我们涨价,像美国英国这些国家,也只能硬着头皮以高价购买我们的产品,到时候,美国人自己闹出的通胀就必须由自己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