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危险货物 9 大类暗藏风险,这些 “隐形杀手” 必须警惕!
发布时间:2025-09-16

1.1 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例如三硝基甲苯(TNT)、黑索金等,它们一旦爆炸,威力巨大,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1.2 项: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像某些弹药中的推进剂,虽然不会整体爆炸,但爆炸时会产生强大的迸射力 1.3 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一些烟花制品就属于此类,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爆炸或迸射现象。 1.4 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类爆炸品相对较为安全,如某些烟花爆竹的引信等,即使发生爆炸,危害程度也较小。 1.5 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它们具有整体爆炸的可能性,但需要较大的外界能量刺激才会爆炸,例如一些特殊的爆炸物配方,稳定性相对较高。 1.6 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这类物质几乎不会发生爆炸,在正常情况下非常稳定。
2.1 项:易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等,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像我们常见的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就属于易燃气体。 2.2 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虽然它们本身不易燃烧且无毒,但在特定环境下,如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可能会导致人员窒息。 2.3 项:毒性气体,像氯气、氨气、硫化氢等,吸入这些气体对人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在一些化工事故中,泄漏的氯气就曾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4.1 项: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像红磷、硫磺、安全火柴等属于易燃固体,它们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自反应物质在没有氧气的参与下,自身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可能引发爆炸。固态退敏爆炸品是通过添加某些物质来降低其爆炸危险性的固体爆炸物。 4.2 项:易于自燃的物质,白磷、黄磷等是典型代表。它们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通常会将白磷保存在水中以隔绝空气。 4.3 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金属钠、钾、碳化钙等属于此类。它们遇水或受潮时,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比如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并释放大量热量,氢气遇到火源就会爆炸。
5.1 项: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等,它们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具有强氧化性。例如,高锰酸钾与一些还原性物质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5.2 项: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质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像过氧乙酸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受到不当的撞击或温度过高,就可能发生爆炸。
6.1 项:毒性物质,氰化钾、砒霜、尼古丁、农药等都属于此类。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这些物质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例如,氰化钾是一种剧毒物质,极少量就能致人死亡。 6.2 项:感染性物质,含有病原体,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如一些病毒、病菌以及医疗标本和医疗废弃物等。在处理这类物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规定,以防止疾病的传播。